第24届中国信鸽国家赛代表赛场——河南郑州司放点(一说在荥阳),4月26日早5点56分开笼,参赛鸽24849羽(为2023年参赛羽数的60%),当天天气状况良好,因此,官宣报道文字中,含有顺理成章的“走势良好”一句,众人读后安逸,心中波澜不兴。
从第一届南阳司放的中国赛鸽国家赛开始至今,主要几个司放点,坚持无论参赛单位有多少、参赛鸽数量有多少,必须同一时间放出,八方归巢的模式。这在有赛鸽活动以来、国际赛鸽运动中无数次司放操作中,是独有的一版。
无论天气多么好,众多参赛单位的鸽子,在同一时间出笼,懵懂中还没能认准应该飞走的归巢方向,或者认定了方向还没来得及飞离,就被同时逃离赛鸽车的数万羽同伴们裹挟了!赛鸽有群居群飞习性,客观条件强烈制约,不入群是不可能的。
盘旋过程比平时时间长呢?还是更短?是更容易定向脱离呢?还是麻烦了?最终摆脱的方向准确率,是更大了呢?还是更不确定?是定向准确的带动了定向差的呢?还是差的拐带了定向准的?
大家都是内行熟练工,就不用展开分析了。
走势怎讲?
一是盘旋的鸽群离开司放地的状态,二是鸽群离开司放地的方位。走势好,就是盘旋片刻迅速离开,离去的方向,一看就是应该奔的地方。刚说完“走势良好”(直播),鸽群又荡回来了,重新在司放地上空盘亘,久久不离。那也不叫“走势良好”,直播的,恐怕也不好意思抬头看天,灰溜溜收拾设备赶紧离开走为上(走势不好)!
像郑州信鸽国家赛这种全世界“蝎子粑粑——独一份儿”的放鸽办法(国内有几个伙伴城市),云彩式的开笼鸽群即便是最终都离开,不在司放地了,天知道它们都“哪儿跟哪儿”了?迅速分成无数小部队,认出“本地”“本市”“本县”的伙计,一起结伴回归了——可能吗?
凭什么大言不惭地说“走势良好?”走哪儿去了?北边的被裹挟到南边去了,东向的被簇拥到西向去了,搅拌一通,造成定向混乱的比例有多少?不可能说得出来。退一万步说,即使能说出来,那就叫“走势良好?”反正这搅拌式司放,在国际赛鸽界和赛鸽科学赛鸽规则领域,都属于“猪八戒照镜子——里外不是人。”(台湾省的海翔虽也声名不佳,那还是往同一个方向飞的比赛呢……)
高手在民间,看帖看跟帖。“跟帖”里有铿锵字句:譬如搅拌了才能真正检验赛鸽质量;这种国家赛搅拌放法的归巢鸽更有“含金量”云云,大体意思就是这样,真是中国特色——中国成不了真正赛鸽强国的特色障碍!
笔者无意跟中国鸽界的某些“高手”们展开辩论。笔者曾在各层级呼吁过多次:国家赛不是不能在郑州司放,而是不可以使用现行“国家赛郑州司放法!”赛鸽逻辑导致的赛鸽运动本身的固定规矩,有核心的两条:大模样是——令赛鸽从一地往同一方向(方位)归巢,比赛回归速度;小模样是——郑州司放地,国家赛分四个方向分别开笼,按照90°扇面区域计算成绩。后者有具体细节需要注意:四次开笼时间要错开,东向的必须先放,然后放南、北向的,无所谓先后,南边先放了,鸽群飞走后,再放北向的即可,反之也是如此;西向的必须最后放!四个方向的赛鸽车停放位置,必须间隔足够远,至少应在1000米以上。道理么,资深者们自己动用天文地理和鸽道常识,分析拆解即可。
最后得缀上一句:纵观国际赛鸽运动,所有的比赛规则都显示:必须给赛鸽尽可能创造最佳的归巢条件,而不是刁难它们……